放射性污染水溶性封闭膜
用于放射性污染表面封闭处理的水溶性薄膜材料,采用聚乙烯醇与壳聚糖复合体系,添加环保增塑剂与表面活性剂,可形成聚合物保护层,有效阻隔放射性气溶胶扩散。适用于核设施退役、污染金属去污等场景,具有快速冷水溶解(5~10℃)、无二次污染、兼容后续去污工艺等特性。
放射性污染水溶性封闭膜
放射性性污染水溶性封闭膜也称为水溶性压制去污剂、污染固定剂,采用聚乙烯醇与壳聚糖复合体系,添加环保增塑剂与表面活性剂,可形成聚合物保护层,有效阻隔放射性气溶胶扩散。适用于核设施退役、污染金属去污、核应急气溶胶压制与固定等场景,具有快速冷水溶解(5~10℃)、无二次污染、兼容后续去污工艺等特性。
产品特点
低温快速溶解:5~10℃冷水中3~5分钟完全溶解,适配电解去污等工艺。
高效封闭性能:放射性气溶胶压制效率≥95%,表面污染封闭率≥95%。
机械强度优异:拉伸强度≥0.8MPa,成膜均匀无开裂,适应复杂表面。
长期稳定性:封闭膜可稳定附着180天以上,满足拆解工序。
环保安全:无VOCs,可生物降解。
施工灵活:支持喷涂、刷涂,适用于管道、焊缝等复杂结构。
技术指标
项目 | 指标 |
---|---|
干燥时间(20~30℃) | 2~3小时 |
5℃溶解时间 | ≤5分钟 |
10℃溶解时间 | ≤3分钟 |
表面污染封闭效率 | ≥95% |
气溶胶压制效率 | ≥95% |
拉伸强度 | ≥0.8MPa |
pH值 | 5.5~9.5 |
储存稳定性 | ≥180天 |
适用范围
核设施退役:反应堆部件、管道、手套箱等污染金属临时封闭。
金属去污:电解/机械去污前喷涂,防止气溶胶扩散。
废物暂存:高污染金属表面封闭,降低辐射泄漏风险。
应急处理:核事故后设备快速封闭,减少环境危害。
使用方法
施工步骤
- 成膜施工:
- 喷涂:喷涂设备(压力0.3~0.5MPa,喷嘴1.2~1.5mm)
- 刷涂:小面积或复杂结构需均匀涂布,避免气泡
- 干燥固化:20~30℃静置2~3小时至完全成膜
- 去污处理:直接浸入冷水或电解槽溶解,放射性物质集中处理
注意事项
安全须知
储存条件:5~30℃避光干燥,禁止冷冻或高温
施工环境:温度≥5℃,湿度≤80%,避免雨天作业
安全防护:操作人员需穿戴C级防护装备,作业区实时辐射监测
包装与储存
- 包装规格:50kg/桶、20kg/桶
- 保质期:12个月(未开封)
- 运输要求:非危险品,避免剧烈震动与极端温度